“文化”與“藝術”是生活中避不開的兩個話題,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,中國的文化和藝術也有了地域更廣泛的傳播和人數更多的受眾,這些文化藝術人才,在社會這個大市場上,也有了越來越強的競爭實力。
在重慶就有這樣一所“藝術家的搖籃”,曾培養出三屆梅花獎得主中國劇協副主席沈鐵梅,以及蔣勤勤、殷桃、呂一、汪子涵、朱曉漁、周莉、劉靚靚、王弋等一大批知名藝術家和影視明星,也有德藝雙馨并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青年藝術家陳濤等人,這樣一所學校,你不想了解下嗎?
學生多棲發展
畢業即成技藝型文化藝術人才
學院按照“依托文化、圍繞舞臺、產教融合、協同創新”的辦學思路,堅守校訓,明確“立足重慶、傳承文化、服務文旅融合發展”的辦學定位,確立“打造特色鮮明、辦學嚴謹、知行合一、求實創新的文化藝術人才培養高地”的辦學目標,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,依照高等教育辦學規律、按照職業教育要求、突出藝術人才培養特性,努力培養具有“舞臺表演力、藝術原創力、文化傳承力、服務實踐力”的高素質技能技藝型文化藝術人才。
近年來,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生表現搶眼,在金馬獎、金K獎、IBM國際魔術大賽、國際標準舞世界錦標賽、桃李杯、荷花杯、梨花杯、孔雀獎、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國際國內知名藝術賽事上斬獲殊榮。時任文化部部長孫家正曾親筆題寫校訓“厚德博藝、真誠求索”,對學校發展寄予厚望。
學生的多棲發展,也得益于學院利用藝術類院校獨有的行業優勢,在全國各地行業對口的基層文化單位、文化藝術企事業單位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和用人平臺近100家,為在校學生提供充分的實習實訓機會和就業空間。
不僅如此,學校還構建了與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100余所高校的文化管理、藝術類相關專業2+1或3+1模式的專升本、專升碩通道,同時與市內外高校建立專升本渠道,為畢業生提供對口專業的深造途徑。
積極承擔社會服務職能
打造西部文化藝術人才培養高地
作為全國文化干部培訓基地、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學院西部分院、全國基層文化隊伍培訓基地,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面向西部地區承擔繼續教育培訓班每年達10期以上,年培訓超過1000人次;作為重慶市社會藝術水平考級中心,學院著力打造重慶市藝術培訓第一品牌,每年青少年培訓6000人次以上,承擔全市社會藝術水平考級5萬人次以上。
同時,學校利用表演人才眾多的資源優勢,面向市場開展演藝活動每年達20場次以上。還積極開展成人高等教育、自考助學、現代遠程教育等多形式、多層次、多學科、多專業的繼續教育,搭建學歷層次提升平臺。
學院立足當前、展望未來,著力建成“生態、開放、融合、智慧”、具有濃厚文化藝術內涵的特色校園,積極探索多學制多層次教育模式,在專業建設、人才培養、劇目創作、社會合作等方面加大力度,努力提升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,將建成集中職、高職、應用型本科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學院,“立足重慶、輻射西部、面向全國”,努力打造西部文化藝術人才培養高地,為重慶乃至西部地區的文化藝術事業做出應有貢獻。